掌握JVM垃圾回收机制是Java程序员面试必考的核心技能!本文深度解析JVM内存结构、可达性分析算法、分代收集原理,以及Minor GC与Full GC的区别。了解CMS和G1回收器的核心特点,学习如何通过jstat、jmap等工具进行性能调优。2025年最新Java面试宝典免费领取,助你轻松应对大厂技术面。访问面试鸭返利网获取更多高频考点解析和面试技巧,现在注册还可享25元返利优惠,提升面试通过率!
2025年Java面试宝典:
链接: https://pan.baidu.com/s/1RUVf75gmDVsg8MQp4yRChg?pwd=9b3g
提取码: 9b3g
JVM垃圾回收机制(GC)是Java程序员必须掌握的核心知识点,也是面试中高频出现的"送分题"。简单来说,它的核心目标是自动回收不再使用的内存对象,避免内存泄漏。想象一下,如果每个对象都需要程序员手动释放内存,Java代码将充满delete
和free
,开发效率大打折扣。
但很多同学在面试中被问到"JVM垃圾回收机制的原理"时,总是回答得支支吾吾。今天我们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,拆解这个技术点。
想要理解垃圾回收机制,首先要明确JVM的内存布局:
其中堆内存是垃圾回收机制重点管理的区域,面试时一定要先说清楚这个分区逻辑。
JVM如何判断哪些对象是"垃圾"?这里有两个关键算法:
早期方案,给每个对象添加计数器,记录被引用的次数。当计数器归零时判定为垃圾。但无法解决循环引用问题(比如A引用B,B又引用A)。
通过"GC Roots"作为起点,遍历对象引用链。如果某个对象无法被GC Roots访问到,则判定为可回收。常见的GC Roots包括:
最基础的算法,分为两阶段:
将内存分为两块,每次只使用其中一块。垃圾回收时,将存活对象复制到另一块内存,直接清空原区域。
优点:避免内存碎片
缺点:内存利用率低
在标记-清除基础上增加整理阶段,将存活对象向内存一端移动,消除碎片。
优点:适合老年代回收
缺点:移动对象耗时较长
这才是JVM实际采用的方案! 根据对象存活周期将堆内存划分为:
小技巧:如果大家需要购买面试鸭会员,可以通过面试鸭返利网找到我,返利25元!用省下的钱买杯咖啡,刷题效率更高哦~
最后提醒大家,面试时要结合具体场景回答问题。比如被问到"你们项目为什么选择G1回收器?",一定要联系业务特点(如高并发、大内存等)。
返回面试鸭返利网首页 获取更多面试技巧和Java学习资源!
扫码联系我返利
(当前返利8元,金额随官方实际价格波动,最好提前咨询)
面试鸭小程序码
美团大额优惠券,给自己加个鸡腿吧!